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

不拋棄,不放棄!



文/蔡坤助牧師

2008年6月,以色列哈達薩(Hadassah)醫學中心的自然科學家,在「科學」期刊中發表一篇「瑪士薩拉」的論文表示:以色列的考古學家四十多年前在死海東岸馬薩達(Masada)的遺址裡,所發現出土距今約2000年的猶太海棗樹種子,目前已成功地將一粒海棗樹種子復育成幼苗,並以聖經中最長壽的人名「瑪士薩拉」命名之。傳說猶太海棗樹對許多疾病具有療效,因此,以色列醫學研究所主任沙隆(Salon)希望這株來自遠古的海棗樹能為未來的醫學研究作出非凡的貢獻。
猶太海棗樹又稱為「生命之樹」,曾經在約旦河沿岸生長茂盛,後來因著羅馬帝國入侵,大肆摧毀破壞海棗樹,導致距今1000多年前的猶太海棗樹已絕種。如今,在以色列的研究所實驗室中,這粒沉寂了2000年漫長歲月的種子,在一無所感、一無所見、一無所覺的寂靜地層中,重新生根發芽,兩千多年前的堅韌生命貯藏在小小的種子裏,「不拋棄,不放棄」地穿越了漫長的時空,舒展枝葉,再次綻放出生命的驚奇。
  有一友人送給我ㄧ套《士兵突擊》的電視連續劇,他說:「牧師,保證您看了,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啟發。」幾天後得閒,全家人就齊聚客廳,觀看這套軍隊訓練題材的電視劇。在熱淚盈眶的視線中,士兵之間那股血濃於水的戰友深情,那種患難見真情的戲劇張力,令人深感震撼及讚賞。《士兵突擊》所描寫的軍隊故事背景和我當兵時的裝甲騎兵連隊,是一樣的軍種,一樣的訓練,一樣的士兵集體生活。一幕幕地刻畫著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的戰鬥精神,也一幕幕地將我拉回27年前的軍旅生涯片段。「合理的要求就是訓練,不合理的要求就是磨練」、「五分鐘戰鬥澡」、「五千公尺障礙訓練」、「魔鬼連隊」……在嚴格的軍事訓練中,在任何艱難的考驗環境中,將人的體能極限拉大,也將人的生命承載力拉寬,鍛鍊錘塑出一群英勇善戰的鐵錚錚男子漢。
  中國四川省汶川強震後,解放軍的救災部隊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是一支精銳、機動力特強的部隊──「空15軍」。由於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,屢次下達不顧一切要進入四川重災區搶救災民的命令,他們全都先寫好遺書,緊急的在事發後六小時內動員,冒著暴雨雷電,不惜粉身碎骨的意志,在未戴氧氣罩的裝備中,就從4999公尺的高度跳傘空降,以「自殺式空降」的方式,強行進入都是懸崖臨河的災區救災。畫面傳來令人深深感動,這種捨生忘死、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的精神,更煥發出中國文化中捨生取義的高尚情懷。「只要有一線希望,就決不拋棄,不放棄!」也成為搶救災民、重建災區,最鏗鏘有力的信念。
有一本小說描述著飛機墜機事件,機上的機長、空服員與大部份乘客均墜機身亡,只有七名瞎眼的乘客僥倖存活。飛機掉落在叢林峻嶺之中,山路又極其險惡崎嶇,雖然七名瞎眼乘客看不見路,但倚靠著堅強的毅力及求生能力,居然能跋山涉水,越過危橋,爬過懸崖,摸出活路而抵達安全之處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像其中一位瞎眼乘客所言:「幸好我們都是眼瞎而看不見周圍原是如此艱難、危險、恐怖,單單只憑藉著信心,七人用繩子綁在一條共生死的線索,充分發揮團隊精神,靠一步一步摸索,就這麼摸出來。」明眼的乘客因看到跨不過的驚險難關,就紛紛放棄求生的意志力;瞎眼乘客雖看不見何物,只知勇敢向前走,卻能安然抵達。瞎眼者的精神讓我們學習到,面對艱難的秘訣就是不看環境的險惡重重,單單憑著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的精神,就能跨越艱難的界限,跨越不可能突破的疆界。
蘊藏2000年等候生命發芽的猶太海棗樹種子,在微小的、不起眼的種子外形之中,隱藏著驚人的、無與倫比的生命能量。耶穌曾對跟隨祂的門徒說:「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,就是對這座山說,你從這邊挪到那邊,它也必挪去。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。」只要有信心,肯去做,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不怕艱難,不怕失敗,就連像「山」一樣形勢險峻的困難,都可以命令它離開你的生命。人生漫遊到中年,深覺人生路途有時雖會面臨崎嶇不平的顛簸,有時雖會慘遭四面楚歌的困境,但秉持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的戰鬥精神,就能再創生命的春天。
親愛的朋友,或許你正遭遇別人的反對、肉體的患難、心靈的創傷,甚至絕望痛苦,感覺到天天處於臉貼在塵埃中的處境。但如果我們能夠明白,地上眼淚是構築天上彩虹的原料,創傷是神化妝的祝福,我們就會相信苦難的背後,必有神的祝福。儘管目前我們的肉眼看不到任何生機,但在每一粒不起眼的生命種子內,神都會為我們預備著一個堅韌的生命,而且包含著各種不同真、善、美的生命顏色,不斷地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躍動著,直等到春雨秋雨潤濕土壤;直等到剛硬的外殼被生命的熱愛崩裂。我深深期待著每一粒「不拋棄,不放棄!」可以脫殼而出的生命種子,都能耐著度過夏熱、冬寒、乾旱的季節,在墨爾本的城市中長出一片綠意盎然,迎向陽光,迎向每一個新的早晨。

沒有留言: